前10年,我国机床走过了一个注重规模扩张、品种扩大的时期。当前,影响机床工具市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前景并不悲观。连续10余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机床工具业站在了全球第一大机床制造国的高位。
为了让机床铸造产业高速增长,十二五规划中对我国机床铸造产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15年,机床铸造产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除国家政策的引导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机床铸造产业已经基本由市场配置资源,其市场竞争力也大大提高。
此外,从根本上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需求,每一个行业中都会受到电气行业的科技成果的熏陶,从进一步的进行发展和创造,最终促进了各个行业的有效,快速的发展,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是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价值,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了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推动着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特征,因势利导,正确把握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主动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有现实的紧迫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全球实体经济都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正处于反省和恢复当中。此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也使得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更加凸现,更加迫在眉睫。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在中国机床工具协会第六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十二五”时期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贯彻“一个主题”和“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就是要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一条主线”是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主要是以调整结构来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目的。谈及制定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苗部长也提出了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和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划相结合;二是要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三是要与机床工具行业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一直处于发展进步和转型升级中,并且取得了长足进步。前10年,我国机床走过了一个注重规模扩张、品种扩大的时期。我们行业的企业规模和GDP增加了,我们企业的厂房扩大了,设备改造了,人员增加了,生产力提升了。对于很多种类和产品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进程,也就是从“不会做”、“不能做”到“做得出”、“做得到”。在这期间,我们填补了众多产品的空白,市场也大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必须重新反思,现在的转型升级到底该何去何从?必须看到,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我们仍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高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没有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产品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先进国家同类、同档次产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现阶段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已有规模和品种的基础上,把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做好”上,即要实现从“能做”到“做好”的跨越。必须承认,要完成这个进程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企业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否则中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难提升,转型升级也难免流于空谈。
影响机床工具市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前景并不悲观。国家最近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批复,将引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提高,且将在2013年得以体现;大飞机领域,航空发动机将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点。据商飞公司称,预计未来几年将有上百亿元的研发投入;随着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必将带动市场对高端装备的需求,汽车零部件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将进一步推进装备的国产化进程。这些用户领域的投资都将拉动机床工具市场的增长。
刚刚过去的2012年,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连续10余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机床工具业站在了全球第一大机床制造国的高位,并稳居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的“宝座”。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这种连续多年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可明显看到,目前市场需求总量在大幅度缩减,而需求结构却在迅速提升。由此导致我们大量生产的中低端产品订单急剧下滑,而重点用户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进口却有增无减。行业转型升级成了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提高中高档产品竞争力便成为现阶段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